当前位置:首页> 滚动 >

眼睛“缺水”怎么办?这份护眼指南请收好

时间:2023-04-01 09:49:1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电子屏幕看得久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睛总感觉又干又涩

很多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干眼症

我国干眼症的发病率约为21%~30%

这意味着

平均每5个人中

就有1人可能患有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如何防治?

一起了解

↓↓↓

什么是干眼症?

人的眼睛表面都有一层泪膜,能够润滑眼球、保护眼表。泪膜由脂质、水液、黏蛋白三层结构组成。

干眼症,是指多种因素造成的眼表泪膜的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的一系列疾病。如视力下降、角膜溃疡,甚至慢性头痛等。

视频来源:CCTV健康之路

干眼症的常见症状包括干涩、疲劳、有异物感,还会出现畏光、怕风、有灼热感或酸胀感等。

干眼症和眼睛干涩有什么区别?

专家介绍,干眼症的主要症状是眼睛干涩,但眼睛干涩未必就是干眼症。

如果是短期的,一般考虑短期内用眼疲劳、用眼过度,或者暂时性的用眼习惯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改善用眼习惯来改善。

如果是长期的,就需要寻找病因了,如果眼睛出现:干涩、烧灼感、异物感、怕光、眼红、疲劳,甚至视力波动,那么就要注意了。

这样的眼睛容易“缺水”

哪些原因会造成干眼症?爸妈说是手机、熬夜的问题,这次他们可能说对了。

正常情况下,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不断地眨眼,眨眼可以促进泪液分泌。长期看手机,会造成眨眼频率减少,眼部泪液蒸发过快,同时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会引起视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干眼症。

干燥也易造成眼睛干涩,长期处于空调或地暖环境中,温度升高后泪液蒸发加强,眼睛也会产生干涩感。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长期使用眼妆等对眼睛有刺激性的产品,也会导致泪膜的破坏,造成干眼症的发生。

此外,年龄较大者和激素水平变化的人群、曾做过眼部手术的人,也很容易被干眼症盯上。

如何防治干眼症?

很多人认为干眼症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不舒服的症状。专家指出,干眼症除了引起症状的不适之外,还会引起眼表泪膜的破坏,导致我们角膜、结膜上壁细胞的损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视力的下降,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专家提示

北京同仁医院眼角膜科主任接英提示,得了干眼症,不要盲目使用药物,可以正确使用人工泪液,帮助缓解干眼症的症状。不要使用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炎药物,可能会引起病情加重恶化。

标签:

眼睛“缺水”怎么办?这份护眼指南请收好

电子屏幕看得久了眼睛总感觉又干又涩很多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干眼症我国干眼症的发病率约为21%~30%这意味着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干眼

2023-04-01

世界速读:澳优去年营收近78亿,佳贝艾特下半年恢复双位数增长,穿越行业周期开新局

在疫情叠加人口出生率下滑的背景下,国内奶粉企业度过了充满挑战的2022年。  3月30日晚间,澳优(1717 HK)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公司实现营

2023-04-01

去年共开展活动2900场 天天播报

西安市社区科普大学去年共开展活动2900场本报讯(记者张艳芳)3月31日,由西安市科协主办,新城区科技局承办的西安市社区科普大学2023年第二课

2023-04-01

化隆:优质籽种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化隆:优质籽种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3-04-01

实现净水自由:美的净水器家用直饮加热一体机 当前热点

这篇文章叶紫小编YAKI主要是希望来和大家重点介绍一下这个超级实用,能够为小伙伴们带来无限的幸福感的好物——美的净水器家用直饮加热一体机。

2023-03-31

保利文化2022年收入26.17元 归母亏损2.90亿元

艺术品经营与拍卖收入6 62亿元、演出与剧院管理收入16 59亿元、影院投资管理收入2 64亿元、其他服务收入3256 6万元。

2023-03-31

5.98万起售还嫌贵?五菱缤果上市即热销:当天交付522台-今日热议

3月29日,五菱旗下全新微型电动车缤果上市,共计5款,售价区间为5 98-8 38万元,价格公布后,很多人表示5 98万

2023-03-31

简讯:逆水寒 最低配置_逆水寒最低配置

1、官方最低配置:2、处理器为i3-2105,显卡为GTX650,内存为8GB。下面小众详细介绍一下这种配置。3、CPU

2023-03-31

移卡创始人、CEO刘颖麒:“数字生活+”将从2.0阶段迈入3.0阶段

移卡科技将进一步为商家提供解决方案:数字营销方面,移卡将以与百果园合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持续落地,创造出更多私域化游戏,为商户营销赋能

2023-03-31

良信股份2022年营收41.57亿元 同比增长3.23% 全球热议

2022年,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国智能电网、新能源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数字经济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传统低压电器产业在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2023-03-31

X 关闭

X 关闭